小泊头镇渔网产业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,该镇也被称为“全国渔网生产第一镇”。近年来,该镇出台优惠政策、优化交易平台、协调贷款,推动了渔网产业的规模化、集群化发展。
小泊头镇给予渔网加工大户和营销大户技术力量倾斜和政策支持,在企业资金贷款、设备升级换代等方面提供便利,去年以来帮助企业协调贷款 1100 多万元,帮助 27家企业更新大中型设备 220 多台套。渔网产业与银行成为互利共赢合作伙伴, 通过无棣农村合作银行组建的大联保体、“小微企业信用联盟”等,渔网企业去年共实现自主贷款 1400 余万元。
适应当今电商迅猛发展的态势,小泊头镇建立健全信息网络,在官方网站开辟渔网专栏,并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淘宝、 拍拍等互联网销售媒介向国内外企业、集团发布供货信息,及时掌控国内外市场需求,主动调整生产计划。目前,全镇有 7 家企业建立网络销售平台,销售额达 1000 多万元。金海渔具去年通过淘宝建立销售平台,实现网络销售额达460 多万元。
小泊头镇还规划了占地 750 亩的渔网工业园区,集原料加工、渔网定型、渔网编织等于一体,形成了以无棣文德渔网厂、无棣泰和网具有限公司、无棣海洋网具、无棣金海渔具公司等 6 家骨干企业为主的渔网产销体,园区内年生产能力达6000 吨,实现产值 1.8 亿元,占全镇渔网产值的 32%。
目前,全镇年销售额超 1500 万元的渔网加工企业 10 家,年出口额超1500 万元的企业2 家,其中拥有自主进出口权的企业 2家,出口量占全国市场的 20%。龙头企业的发展,带动了渔网加工专业村的形成,仝刘任渔网城已初具规模,渔网加工专业村 8 个,成立渔网加工专业协会 2 家,吸纳会员 196 家,人均增收 4300 余元。
培育自主品牌,提升竞争力
这几年,小泊头镇引导渔网企业和加工户增强品牌意识、 市场意识, 积极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。目前全镇创成渔网品牌 2 个,通过品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 2500 余万元。如泰和网具公司成功注册国家商标“棣海之星 ”,拥有自主出口资格,每年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 1200 余万元。
在加快品牌创建的同时,小泊头镇依托传统宣传媒介,在主干道路、高速出入口等显眼位置设置宣传牌,在电台、报纸等媒介等加大宣传力度。去年以来,共设置大型宣传牌 28 个,电台、报纸等媒体宣传 270 余次,印制渔网宣传图册 500 万份。
完善产业结构,延伸产业链条
小泊头镇加强行业自律管理,引导企业成立了渔网产业协会, 推进渔网产业抱团发展。协会的成立,规范了渔网市场秩序,避免了无序竞争,确保了产品质量、稳定了市场价格,提高了企业和加工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。目前,全镇渔业协会已吸纳会员54户 ,开展会员培训20余次。
在小泊头镇全面提升渔网产业系列化研发、生产、制造水平的总体战略下,渔网加工业已经从最初的各自加工销售演变成集中、连片销售,同时拉长了产业链条,带动了拔丝、定型、浮漂加工、网脚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和物流行业的发展,形成了原材料拔丝—加工—销售一条龙增收体系,全镇附带从业农民达1.2万人,农民仅手工编制浮漂、网脚,每天可收入50元。
为开拓渔网外贸加工市场,小泊头镇与塘沽、青岛等地渔网外贸中介签订合作协议,加大产品出口力度,目前与外地中介签订合作协议 80 余份,年创汇实现 780 万美元。